国产精品第12页,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資源環境學院

學院新聞

首頁 > 正文

蘭州大學在Nature發表的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受到廣泛關注

2019-05-24

5月2日,Nature雜志在線發表了陳發虎院士牽頭的研究論文《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頜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該文在線發表后,受到全球科學界與社會公眾持續和廣泛地關注,相關報道在公眾間廣泛傳播,在丹尼索瓦人、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等研究領域也產生了廣泛影響。

夏河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正式在線發表前,鑒于其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預期,Nature雜志特意于4月28日和29日為該文召開了中、英文電話新聞發布會。文章第一/通訊作者陳發虎院士由于發布會期間在中亞進行野外考察,無法參加發布會。共同通訊作者蘭州大學張東菊副教授、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Jean-Jacques Hublin教授以及哥本哈根大學的Frido Welker博士代表所有作者參加了英文電話新聞發布會,參加發布會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多家國際媒體,持續時間超過1小時;張東菊副教授和研究生夏歡參加了中文電話新聞發布會,參加發布會的有15家國內主要媒體,持續時間近一個半小時。電話新聞發布會前后,幾十家國際國內重要媒體,包括Nature和Science雜志的記者,也單獨對陳發虎院士、Jean-Jacques Hublin教授、張東菊副教授和Frido Welker博士等作者進行了專門的電話和郵件采訪。采訪中,媒體所關心的問題涵蓋了化石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化石的發現過程、合作研究開展的歷史、化石出土的白石崖溶洞的特征、化石形態的特征和意義、古蛋白和古DNA研究的結果和意義、測年方法的選擇和年代結果的意義、丹尼索瓦人研究的意義、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史前及現代高海拔人群的特殊環境適應特征等眾多問題,主要作者對所有問題進行了耐心回答,保證了科學記者對該研究的深入理解,從而確保了新聞報道如實而通俗易懂地傳播了該項研究的內容及背景歷史,讓公眾輕松了解并理解了此項國際前沿研究成果。

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后,不僅得到全球全覆蓋式報道,而且得到學術界和媒體界的廣泛肯定和贊揚。論文發表當天,Nature和Science雜志均對該研究進行了深度解讀和專門報道,其中,被采訪的古人類學家與考古學家均給予了肯定,認為夏河人研究是一項杰出的研究工作,不僅為獲得丹尼索瓦人面貌提供了重要信息,而且為進一步揭示復雜的東亞古老人群之間的關系提供了關鍵材料。文章發表后,以英文媒體為主的國際報道高達200次,包括美國有線電視臺(CNN)、英國廣播電視臺(BBC)、泰晤士報、紐約時報、國家地理、華盛頓郵報、西班牙先峰報、俄羅斯新聞社、日本朝日新聞等多個國家地區重要媒體;國內各家媒體對本研究的報道次數超過400次,有人民網、新華社、中國科學報、中國經濟網、光明網、南方都市報、彭拜新聞、新浪網、南方周末等。從Nature雜志獲悉,Nature雜志發表的研究論文中文報道次數一般超過100次就很不錯了,而夏河人化石文章的報道次數現已超過400次,其受到的關注遠高于其他論文。截至日前,國際通用追蹤文章潛在影響力的Altmetric(替代計量學)顯示,夏河人化石文章的得分為2038(圖1)。該分數在過去兩周的快速增長表明,論文發表后迅速成為高關注度的研究論文。目前,該文的Altmetric評分在所有其追蹤的1300萬篇研究論文中排名前5%,其中,在Nature發表的67281篇研究論文中,潛在影響力排名前1%。

夏河人化石文章2019年5月20日Altmetric評分及Twitter用戶全球關注度分布

(部分地區由于語言問題數據缺少,特別是中國)

5月16日,在線發表之后兩周,夏河人化石文章在Nature雜志第569卷正式刊出。該文的發表,不單是將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化石的發現公布于世,而更重要的是為眾多相關問題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思路,如先于我們現代智人之前的丹尼索瓦人的分布空間和生存環境問題,東亞直立人、東亞古老型智人、丹尼索瓦人與我們東亞現代智人間的演化關系問題,史前人類定居青藏高原的歷史和動力問題等。相比于已知的成果,大家更為期待夏河人化石的后續研究,特別是其遺址信息和文化內涵信息的進一步揭露。夏河人化石研究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接下來的工作,希望將來的研究成果能夠回答大家關心的諸多問題。

    發現錯誤?報錯

    文:

    圖:

    視頻:

    編輯:孫寒璞

    推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