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南忠仁教授、王勝利副教授和胡亞虎講師的邀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潘月鵬研究員于2019年8月27日來我校進行學術訪問與交流,并做學術報告。報告由王勝利副教授主持。


潘月鵬研究員作了題為“大氣污染物干濕沉降及其生態環境影響”的學術報告。此次報告從大氣污染物的源與匯、大氣污染物沉降的影響、北方湖泊近150年環境變化、華北大氣重金屬沉降量及其對土壤的輸入、大氣沉降增加了農產品重金屬的風險、大氣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和大氣氮沉降是全球變化重大議題等講起,提出氮沉降空間格局如何、氮沉降量是多少、氮沉降的觀測方法如何改進等科學問題,重點講述了氮沉降方法在華北地區的應用以及推廣、華北氮沉降的構成、氮沉降背景值、氮沉降格局認知(從觀測到模型)、我國氮沉降的主要前體物(氨氣)和氮沉降的化學形態變化、全球氨氣柱濃度空間分布和我國氨氣濃度的空間分布、背景大氣銨鹽氮同位素、氣粒轉化過程中氮的同位素分餾以及δ15N-NH4+如何用于溯源研究等,提出未來研究需要改進氮沉降效應的模擬方法以及加強我國氨氣觀測網建立,指出華北氮沉降高、干沉降占2/3、以還原性氮為主,我國氮沉降背景值低于5kgN/ha/yr,高濃度氨氣對我國霾具有重要影響,銨鹽是氣溶膠的主要成分,非農業源對城市邊界層內氨氣有重要貢獻,未來也需要關注“非農業源”氨氣排放等。針對每個有關的科學問題,潘月鵬研究員從研究背景和意義、研究思路、目前存在的爭論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內容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報告結束后潘月鵬研究員與資源環境學院劉磊青年研究員、魯霞副教授和王勝利副教授、中國科學院寒旱所蘇潔瓊博士等老師以及在座的研究生進行了積極的互動交流;會后與資源環境學院南忠仁教授和夏敦勝教授關于科研項目合作和研究生培養等也進行了積極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