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0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周天軍研究員為我校研究生講授《氣候變化科學概論》課程。
本次課程的主題是氣候變化的檢測與歸因。課程內容主要分為五大板塊:1.為什么要做檢測歸因;2.影響氣候變化的因子;3.怎么做檢測歸因;4長期變化趨勢的歸因;5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歸因。首先,周天軍研究員與學生們互動關于是否聽說過“檢測與歸因”,然后類比生活中的例子,耐心地為學生們解讀檢測與歸因的含義。他介紹,觀測到的氣候變化包括各種時間尺度的變化,而氣候變化的檢測,就是要證實氣候在某種統計意義上發生了顯著變化;氣候變化的歸因,就是在一定置信度水平上確認檢測到的氣候變化的最可能成因。實際的氣候變化包括人為外強迫(主要包括CO2等溫室氣體和氣溶膠輻射強迫、土地利用變化)、自然強迫(如火山氣溶膠和太陽輻照度變化)和內部變率(如ENSO、PDO和AMO等)三部分的影響。氣候變化科學上采用檢測和歸因方法,來判斷人類活動是否引起了全球或區域的氣候變化,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課程最后,周天軍研究員就我國在氣候變化檢測和歸因方面研究的近期發展和未來發展前景做了重要的總結:我國的基礎相對薄弱,但是近年來發展很快,而且目前事件的歸因是國際前沿的科學問題。對于周天軍研究員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同學們積極思考,熱烈討論。課程結束后,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向他致以感謝。

周天軍,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現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氣候動力學、氣候模擬、海氣相互作用和季風研究;2014-2019連續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018-2019連續入選Web of Science、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五)。培養的博士研究生曾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