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7日,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董文杰教授為我校研究生講授《氣候變化科學概論》課程。老師熱情洋溢的授課方式和豐富生動的授課內容,深深地吸引著學生。
本次課程以“氣候變化的預估”為主題,主要從氣候模式簡介、模式比較計劃及結果在IPCC評估報告中的應用、氣候模式的評估方法、全球模式的評估和預估、區域氣候模式及其預估等五個方面切入,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介紹了氣候變化研究的前沿成果。IPCC AR5的主要結論顯示,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人類對氣候干擾越大,則面臨的風險越大,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可逆的;人類社會正對氣候變化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研究證明,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總體上是增暖,這一結果對于全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因此,對于氣候變化預估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此次課程有助于同學們了解氣候變化預估的最新進展及焦點熱點問題。

課程中,就董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積極思考,熱烈討論。課程最后,同學們以熱烈的掌聲向董文杰教授致以感謝。大家認為學習本次課程可以為今后從事全球氣候變化進一步深入研究夯實基礎,有助于了解氣候變化國際談判與中國的減排行動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進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激勵大家努力探索廣袤的科學世界。
董文杰,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地球系統模式”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未來地球計劃”第二屆中委會秘書長、模式專家組組長,IPCC1.5度溫升特別報告專家,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的主要作者,全球變化亞太研究網絡(APN)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領銜作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大氣學科評議組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大氣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