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第12页,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資源環境學院

學院新聞

首頁 > 正文

資源環境學院2023年暑期學校圓滿落幕

2023-08-24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奮斗精神、弘揚勞動精神,遵循“知行結合、注重實踐、立足創新”的教育理念,2023年7月5日至8月13日,資源環境學院在前期充分的培訓和準備后,為學生精心組織了野外實習(企業見習)、學術盛宴、聯合實習、夏令營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2023年暑期學校活動,使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得以全方位提升,幫助其成長成才。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強化實踐教學,開拓學生視野,加強理論與實踐結合,提升同學們的專業實踐能力,是學院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抓手。旨在“行萬里路”中觀察地貌,感受人文景觀,更加體會“讀萬卷書”中的精髓,為同學們未來專業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7月6日至17日,2020級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學生在李育院長、張德忠老師帶領下,分別前往武威、金昌、張掖、民樂、祁連、海北州等地區開展專業實習活動,實習路線涵蓋了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區、青藏高原區三大自然區;2021級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學生在曾彪、丁素婷、張芬、張軍周老師帶領下,前往甘肅連城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開展土壤與植物地理學實習活動,實習包括典型土壤與植被類型的辨識、標準樣點的特征分析、常用指標的實地測量及其發育條件、演變機制與變化趨勢的探索研究等;2022級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學生在耿豪鵬、程弘毅、胡小飛老師帶領下,分別前往蘭州、定西、甘南、臨夏、海東等地,通過野外實地觀察,深化同學們對地球科學概論、地貌學、自然地理學等課程知識的應用理解能力。

7月8日至17日,2020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生在年雁云、王曉艷、崔霞、曹泊、黃廣輝、彭小清老師帶領下,前往蘭州市永登縣、張掖市甘州區和民樂縣、武威市、金昌市、等地區,圍繞連城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石羊河流域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科院黑河遙感試驗研究站、祁連山凍土研究站、甘肅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和航天宏圖公司等實習和實踐基地開展“3S”野外綜合實習;2021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生在蔣志勇老師帶領下,在榆中校區校園開展測量學實習;2022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生在王曉云老師帶領下,開展榆中盆地土地利用調繪與制圖實習。

圖片2

7月5日至17日,2020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在冶偉峰老師帶領下,分別前往甘肅(定西市、天水市)、陜西(寶雞市、咸陽市、西安市、延安市)和寧夏(銀川市、中衛市)等地區,實習路線涵蓋了隴中黃土高原片區、關中平原片區、陜北黃土高原片區、寧夏沿黃片區;2021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在馬國強、黃銀洲、呂榮芳老師帶領下,前往天水市、平涼市、蘭州新區、蘭州市等地區典型規劃案例進行國土空間規劃實習;2022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在李丁、王梅梅、彭廷江等老師帶領下,分別前往蘭州市、臨夏州、甘南州等地區開展了農耕文化區(中原文化亞區)、伊斯蘭文化區(中國穆斯林民族文化亞區)、游牧文化區(藏文化亞區)的實習。

圖片5

7月5日至17日,2020級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學生在田偉、高壇光、周正坤老師帶領下,前往湖北宜昌市參觀三峽大壩、荊江大堤和丹江口水庫;2021級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學生在錢鞠、卿文武老師帶領下,分別前往榆中縣水文站、興隆山河道、崆峒水庫、紙坊溝水庫、平涼水文站等地區開展實習;2022級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學生在馬海艷老師帶領下,前往前往榆中縣、蘭州市區、臨夏市、定西市及沿途區域開展地質學實習。

圖片6

7月6日至28日,2020級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在王博、魏怡、王勝利、程修文、李曉麗老師帶領下,前往甘肅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甘肅超碳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開展大氣模塊實習,前往西安創業水務有限公司參觀污水處理廠設計、工藝設備、水質檢測、日常運營等水污染控制實習,前往白銀市深部銅礦、尾礦庫、東大溝、西大溝等地區開展土壤模塊實習。2021級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在李忠國、姜云超、劉理臣、徐旻老師帶領下,前往金昌市域及其周邊(包括張掖市山丹縣、肅南縣,武威市民勤縣、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開展人工景觀(水環境)、城市工業景觀(人類聚集性資源利用活動)、城郊景觀(農業工業化進程)和自然景觀(自然環境演化)實習。

圖片1

學術盛宴,拓展視野

舉辦高水平學術講座,開闊學生學術視野是暑期學校的重要內容。2023年暑期學校期間,學院邀請劉勇勤、劉軍志、計慕侃、劉鵬飛4位教授,分別做題為“當今第三極環境與氣候”“流域過程模擬與流域科學管理”“三極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甲烷、微生物和氣候變化”學術講座。幾位專業領域的名師大家和青年學者,針對不同年級和專業學生的學習訴求,開展了一系列高質量學術講座。

圖片2

聯合實習,交流學習

跨區域地理學聯合實習,是地理學拔尖人才培養與野外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模式。自2009年以來,已連續舉行了13屆全國地理學高校跨區域聯合實習,充分挖掘與整合了高校長期建設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包括港臺高校在內的全國40多所高校師生參加了地理學聯合實習。7月28日至8月13日,在李卓侖教授帶領下,學院6名本科生前往東北地區參加第十四屆全國高校地理學聯合實習。

圖片4

大學生夏令營體驗濃濃學術氛圍

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培養學生的宏遠志向,資源環境學院于7月11日至16日舉辦了“第八屆(2023年)地理學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共有來自全國25所高校的35名大學生參加了活動。夏令營開班儀式上蘭州大學副校長潘保田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王乃昂教授、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董廣輝教授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隨后,在高紅山、李卓侖、金明、張軍周老師帶隊下,圍繞三大自然帶交匯帶進行了野外實習,研學了該區黃土地層與環境變化,河流階地與水系演化,沙漠與植被類型,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與高大沙山的形成機理,紅層地貌與高原隆升,以及連城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植被垂直帶譜、土壤類型分布,實踐期間師生以探究為主,以加深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啟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構建假設、收集數據、闡釋觀點,在思想碰撞中演繹學術自由、自覺和規范。

圖片3

至此,資源環境學院的暑期學校圓滿落幕,在此次豐富多彩的暑期實習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參與熱情高漲,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總結,提升了學生對區域整體認知和判讀下思維的聚焦,培養了學生提出科學問題、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提出解決問題方案的科學素養。學院今后將持續推進規范化管理和教學改革創新,提升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建設水平,努力打造富有蘭大特色的優秀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充分發揮協同實踐育人的功效,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