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地理系邀請,南京師范大學陳旻教授于9月21-22日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22日上午10-12點在城關校區觀云樓1615會議室作了《國產地理建模與模擬平臺構建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由資源環境學院耿豪鵬教授主持,資源環境學院地理系的部分教師及研究生與本科生聽取了本次報告。

陳旻教授的報告主要介紹了目前地理建模平臺的國內外研究進展并介紹了南京師范大學OpenGMS的工作進展。報告中提出當前GIS構建過程對地理要素及其內涵認知不足、GIS分析能力的發展受限于經典時空分析方法和GIS分層劃塊的分析思想,割裂了地理環境內在過程與現象的關聯等的諸多存在問題,并指出通過地理分析與模擬方法和技術的引入可以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陳旻教授介紹了南京師范大學研究團隊在地理分析模型共享與模擬的“產、學、研、用”的創新研究之路并介紹了由他們團隊自主創建的開放式地理建模與模擬系統(OpenGMS)平臺。該平臺可以很好的解決地理分析工具及知識重用、模型使用效能、計算能力、地理問題求解的物理壁壘等問題。平臺成立后為廣大科研人員提供一個開放式服務型生態社區,用戶可以無壁壘交流,大量資源無浪費復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地理建模研究者能夠無障礙協作,構建的應用可以無差異整合。作為中國首個開放式地理建模與模擬平臺,OpenGMS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通過模型進行模擬分析,科學家可以在地質地理、大氣環流、水文水利、森林草地等方面的研究中反演過去、預測未來、模擬過程、揭示規律。報告結束后老師和同學們踴躍提問,與陳旻老師展開熱烈討論。

專家簡介:
陳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國家青年千人(重點資助)、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領軍人才、江蘇省“雙創團隊”領軍人物及“高校創新”人才等計劃。主導構建了開放式地理建模與模擬平臺(OpenGMS),形成了中國研究團隊的國際話語權。擔任國際華人GIS協會(CPGIS)候任主席、國際環境建模與軟件協會(iEMSs)副主席、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地理信息建模委員會主席、國際數字地球學會(ISDE)青年科學家創新網絡主席、亞洲地理學會(AGA)青年地理學家工作組主席等國際職務,任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模型與地理信息分析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中委會虛擬地理環境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是國際環境建模與軟件協會首位華人Fellow、英國皇家地理學會Fellow。獲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及二等獎、奧地利科學院Tobler青年研究員獎、江蘇省青年科技獎暨“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中國地理學會青年科技獎、自然資源科技進步獎(青年科技獎)等獎項,成果入選2021年中國地理學十大研究進展。國際環境建模與軟件協會首位華人Fellow、英國皇家地理學會Fellow;Annals of GIS執行主編、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共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