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暑期學校工作概況
教學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鞏固和深化學生理論知識、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奮斗精神、弘揚勞動精神的重要途徑。根據《蘭州大學本科生教學實習管理辦法》要求,學院將2023年7月9日—7月29日作為2023年暑期學校實習工作開展時間。為進一步拓展學院本科生的學術視野,提升實習實踐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保證各位同學充分利用暑期時間求取新知,掌握學科前沿動態,以便更好地落實學校《一流本科教育工作方案》,深化教育改革。同時貫徹落實學校教務處對暑期學校工作的統一要求和部署,在前期調研學生對暑期學校開展內容與形式的意向以及征求系主任、教指委意見的基礎上,學院制定了暑期學校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和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宗旨,按照“知行結合、注重實踐、立足創新”的原則,遵循“促進學生發展、突出專業特色、拓展資源空間、強化實踐教學、推動交叉融合”基本方針,利用暑期學校將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實訓、學術講座、創新創業訓練等活動有機結合,積極引領本科生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鼓勵學生走出去、見世面,在國情社情民情中歷練本領、增長才干。
(二)組織落實
1、暑期學校工作小組:
組 長:石兆俊 勾曉華
副組長:管清玉
組 員:各系系主任、副系主任、班主任、教學秘書、其他任課教師。
2、活動對象:
資源環境學院2022級、2021級、2020年級在校本科生(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環境科學、地理信息科學、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理科學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水利類)
3、活動時間:
7月9日—8月6日
4、活動內容:
學院六個本科專業學習能力提升強化項目、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強化項目等。
(三)考核要求
暑期學校本科生原則上應至少參加1項暑期學校活動。學院針對各專業培養需求,制定各專業實習方案。學生可依據興趣向學院申報所參加模塊項目,并通過學院認定的,暑期學校合格。學生在參加各項活動時應注意留存書面和圖像等過程性證明材料。
二、暑期學校工作內容
1.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實習課程名稱 |
計劃 學時 |
計劃 學分 |
指導教師 |
實習時間 |
實習具 體地點 |
實習內容 |
實習學生 年級、專業 |
姓名 |
職稱 |
地理學綜合實習 |
72 |
2 |
程弘毅 |
副教授 |
7月8日-7月20日 |
榆中-天水(麥積山、石門山、老君廟、遮陽山)-漳縣-廣河-和政-臨夏(積石山、循化)-永靖-杏花村-榆中校區-巴什溝-金崖鎮-榆中校區 |
針對地球科學概論、地貌學、自然地理學等課程,認識砂巖、觀察地質構造現象,觀察紅層地貌、丹霞地貌,及實習報告編寫 |
2022級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72 |
2 |
耿豪鵬 |
副教授 |
72 |
2 |
胡小飛 |
教授 |
生物與土壤地理實習 |
72 |
2 |
曾彪 |
副教授 |
7月8日-7月17日 |
榆中校區-永登-連城-景泰—中衛—會寧-定西-榆中校區。包含完整的高山草甸-灌叢草甸-針葉林-闊葉林-干草原的西北典型景觀帶譜 |
動手實踐環節包括60個標準樣點的綜合分析,內容涉及沿線典型的土壤與植被類型的辨識、特征分析、實地測量及其發育條件、演變過程與變化趨勢推斷等 |
2021級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72 |
2 |
張芬 |
副教授 |
72 |
2 |
丁素婷 |
講師 |
72 |
2 |
姜紅梅 |
講師 |
72 |
2 |
徐旻 |
講師 |
72 |
2 |
張軍周 |
青年研究員 |
自然地理綜合實習 |
108 |
3 |
李育 |
教授 |
7月8日-7月17日 |
榆中校區-天祝小三峽-馬牙雪山-武威沙漠公園、白塔寺、雷臺、文廟、西夏博物館-南營水庫-哈溪河-紅水河-紅崖山水庫-沙生植物園-紅沙堡遺址-柳湖墩遺址-青土湖-巴丹吉林沙漠-雅布賴鹽池-張掖七彩丹霞-鶯落峽-祁連縣南山-卓爾山-北山黑河階地-扁都口峽谷-隋煬帝之路-崗什卡冰川-達板山埡口-原子紀念館-海晏灣青海湖及湖岸階地-湟水河階地-榆中校區 |
1、氣候變化、石羊河流域水碳循環及水資源,河西走廊環境及歷史變遷、祁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等內容講習;2、地質地貌、地球化學、青藏高原、構造運動、動植物學、無人機操作等方面課程內容講習。 |
2020級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108 |
3 |
張德忠 |
講師 |
地理學綜合實習 |
72 |
3 |
王曉云 |
講師 |
7月8日-7月17日 |
榆中校區 |
榆中盆地土地利用調繪與制圖。分區域分組進行。實習過程中,將調查區域分為七個鄉鎮。 |
2022級地理信息科學 |
測量學實習 |
72 |
3 |
蔣志勇 |
講師 |
7月8日-7月17日 |
榆中校區 |
讓學生從零開始,完成一幅地形圖的測繪 |
2021級地理信息科學 |
3S野外綜合實習 |
72 |
3 |
曹泊 |
副教授 |
7月10日-15日 |
1、連城站(圈灣-苗圃-溝口);2、黑河遙感站;3、石羊河站 |
1. 遙感影像現場對比分析 Landsat 9、8 OLI、哨兵2號、GF系列、Worldview等不同分辨率影像的對比。 三個組的影像識別判讀分析,森林草地、冰凍圈、綠洲農田景觀的影像對比判讀分類。 2. 植被定量遙感觀測建模 森林樹高、樹冠、生物量反演、地物光譜、LAI、溫度、葉綠素含量、水分含量、植被類型及其覆蓋度等參數監測與反演。 3. “冰川-森林-草原-綠洲-荒漠” 等不同地貌特征的景觀差異: 地質與地貌、氣象與氣候、水文與水資源、植被與土壤、土地利用/土地覆蓋及其變化、人類活動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4. MODIS地表溫度、反照率、蒸散發產品的地面驗證 以黑河遙感站的地面觀測為標準,檢驗MODIS地表溫度、反照率、蒸散發產品的精度,提交驗證流程和精度報告。 |
2020級地理信息科學 |
72 |
3 |
彭小清 |
副教授 |
72 |
3 |
年雁云 |
副教授 |
72 |
3 |
頡耀文 |
教授 |
72 |
3 |
馬軒龍 |
青年研究員 |
72 |
3 |
黃廣輝 |
教授 |
72 |
3 |
崔霞 |
講師 |
72 |
3 |
魯蕾 |
講師 |
72 |
3 |
王曉艷 |
副教授 |
地理學綜合實習 |
72 |
2 |
王梅梅 |
講師 |
7月10日-7月17日 |
1、九州臺+天斧沙宮;2、樹屏丹霞國家地質公園;3、蘭州市城市規劃展覽館;4、省博物館;5、青城古鎮;6、鄉村振興與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榆中縣城關鎮李家莊村);7、參觀榆中生態創新城總體規劃與建設 |
(1)觀察河漫灘沉積和基座階地,掌握階地特征;了解黃土地貌的分布、時代及其與蘭州城市發展的關系; (2)掌握地層剖面測量和階地研究方法;觀察紅層(類丹霞)地貌特征,分析原因; (3)蘭州盆地地貌發育演化過程;地層不整合面; (4)安寧砂城市用途;地質公園旅游開發遲滯現象及原因。 (5)城市規劃與建設 |
2022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72 |
2 |
彭廷江 |
副教授 |
72 |
2 |
李丁 |
教授 |
72 |
2 |
張子龍 |
教授 |
72 |
2 |
賈卓 |
副教授 |
72 |
2 |
王文瑞 |
副教授 |
國土空間規劃實習 |
72 |
2 |
馬國強 |
講師 |
7月10-7月16日 |
1、蘭鐵泵站觀景臺、蘭州水車博覽園、蘭州中山鐵橋,甘肅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2、榆中縣、臨洮縣、渭源縣,主題為黃土高原縣域城鄉發展與國土空間規劃;3、蘭州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參觀學習;4、省內外相關專家介紹國土空間規劃、村莊規劃、城鄉規劃理論與實踐的前沿進展。 |
(1)研讀一份國土空間規劃成果,了解國土空間規劃的總體結構、內容組織、成果要求等相關屬性,同時思考其中模塊可用到哪些基礎專業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初步探查國土空間規劃全貌,評估所學收獲與不足,激發實習興趣。 (2)調研自然資源等管理部門,以參觀、座談或講座形式,讓學生了解國土空間規劃需要面向的國土空間管理問題,進而認識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調研國土空間規劃編研單位, 以參觀、座談或講座形式,讓學生了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過程,認知國土空間規劃師應具備的核心素養,以及優秀國土空間規劃師的成長歷程和經驗。 (4)選定特定地域,圍繞空間布局、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城鄉關系、城市設計、鄉村振興等模塊分小組進行實地調研,發現實踐問題并思考解決方案。 |
2021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72 |
2 |
李勇進 |
教授 |
7月10-7月16日 |
72 |
2 |
賈卓 |
副教授 |
7月10-7月16日 |
72 |
2 |
馬振邦 |
副教授 |
7月10-7月16日 |
72 |
2 |
馬國強 |
講師 |
7月10-7月16日 |
72 |
2 |
蒲欣冬 |
講師 |
7月10-7月16日 |
野外綜合實習 |
108 |
3 |
冶偉峰 |
講師 |
7月10日-7月22日 |
甘肅)蘭州→定西→天水→(陜西)寶雞→咸陽→西安→延安→(寧夏)銀川→吳忠→中衛→(甘肅)蘭州 |
1、人文景觀包括綠洲農業及內陸河流域人類活動方式、高原牧業及藏區人類生產生活區域、秦嶺山地人類生產生活景觀、黃土高原農業景觀及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等; 2、兼具豐富的自然環境背景和多樣的人文景觀,鮮明的城-鄉差異,多樣的工農商產業類型和文化類型。 |
2020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專業認識實習(環工、環科) |
72 |
2 |
李忠國 |
副教授 |
7月9日-2021年7月17日 |
1、張掖市; ? 巴丹吉林沙漠→雅布賴鹽湖→雅布賴鎮;民勤治沙站→紅崖山水庫→老虎口治沙示范基地→尾礦庫; ? 金川峽水庫→西大河; ? 古浪八步沙治沙示范 2、金昌市內實習 ? 龍首礦、金川公司科技館、選冶化廠區 ? 金昌市生態環保局 ? 金昌市垃圾填埋場、金昌市燃煤電廠 |
1. 干旱內陸流域的水環境和水環境問題:通過對金昌西大河水庫和河西堡水庫、民勤紅崖山水庫等;金昌市自來水廠和金昌市污水處理廠等參觀學習來認識干旱內陸流域的水環境和水環境問題; 2. 沙漠綠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環境效應:通過參觀民勤沙生植物園等認識沙漠綠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環境效應; 3. 戈壁、沙漠生態環境及問題:通過對進入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邊緣認識戈壁、沙漠生態環境及問題; 4. 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術:通過民勤老虎口治沙技術示范基地和古浪縣八步沙治沙示范等了解認識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術; 5. 地球化學環境演化及地球資源成礦作用:通過參觀學習了解內蒙古雅布賴鹽場等認識地球化學環境演化及地球資源成礦作用; 6. 水源涵養林的生態效應及草原生態環境問題:通過參觀山丹軍馬場,冷龍嶺植被地帶性分布等認識水源涵養林的生態效應及草原生態環境問題; 7. 礦山開采引起的環境問題及防治措施:參觀龍首礦露天采礦坑和聽取有關工程師關于礦山環境問題的講授等了解礦山開采引起的環境問題及防治措施; 8.企業生產過程的環境問題:通過參觀金川公司科技館、金川公司選礦廠、冶煉廠和銅鎳電解車間;垃圾填埋場和燃煤電廠等了解認識企業生產過程的環境問題; 9.自然生態服務功能的認識:通過參觀張掖丹霞和冰溝丹霞認識自然生態系統功能價值; 10. 城市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通過參觀金昌市環保局及聽取相關技術人員講解了解城市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 |
2021級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 |
72 |
2 |
程修文 |
副教授 |
7月9日-2021年7月17日 |
72 |
2 |
陶燕 |
副教授 |
7月9日-2021年7月17日 |
72 |
2 |
王勝利 |
副教授 |
7月9日-17日 |
72 |
2 |
謝曉蕓 |
副教授 |
7月9日-17日 |
72 |
2 |
李曉麗 |
副教授 |
7月9日-17日 |
生產實習 |
72 |
2 |
胡亞虎 |
副教授 |
7月12-7月30日 |
中衛 白銀東大溝野外 |
|
2020級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 |
72 |
2 |
王兆煒 |
副教授 |
7月12-7月30日 |
白銀市白銀區、榆中縣夏官營鎮、校本部觀云樓 |
|
72 |
2 |
管清玉 |
教授 |
7月12-7月30日 |
蘭州、康縣 |
|
72 |
2 |
吳軍年 |
副教授 |
7月12-7月30日 |
甘肅省西和縣污染場地外業調查 |
|
72 |
2 |
趙轉軍 |
教授 |
7月12-7月30日 |
蘭州大學本部觀云樓土壤實驗室 白銀西大溝,東大溝 |
|
72 |
2 |
陶燕 |
教授 |
7月4-7月24日 |
甘肅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 甘肅省細顆粒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 |
1、大氣自動監測系統的研究學習; 2、化工廢水處理廠惡臭氣體處理的研究學習; 3、有毒有害氣體預警體系建設的研究學習; 4、應急物資庫管理體系的研究學習; 5、大型環保設備生產線的研究學習; 6、特種環保車輛生產線的研究學習。 |
72 |
2 |
姜云超 |
副教授 |
7月12-7月30日 |
甘肅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 甘肅省細顆粒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 |
|
72 |
2 |
王昭陽 |
副教授 |
7月10-7月24日 |
甘肅省膜科學研究院(水模塊) |
1.熟悉工業廢水污染防治方法、標準及工藝等。 2.熟悉流域污染治理方法及標準。 3.學習膜分離技術基礎。 4.學習膜材料及膜制備。 5.學習給水處理技術。 6.學習污水處理技術。 |
72 |
2 |
鄭易安 |
副教授 |
72 |
2 |
劉理臣 |
副教授 |
7月12-7月30日 |
蘭州大學 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 |
|
72 |
2 |
茍劍鋒 |
副教授 |
7月12-7月30日 |
蘭州大學 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 |
|
地質綜合實習 |
36 |
1 |
馬海艷 |
講師 |
7月8日—7月13日 |
榆中校區(興隆山、馬銜山、金崖、水岔溝)——蘭州市(大沙溝、河口)——臨夏(劉家峽、和政)——榆中校區 |
從產狀、物質、結構構造及地貌特征等方面認識實習區三大巖類,主要是花崗巖,沉積巖,變質巖;理解各大巖類的一般成因;通過實地觀察去認識和描述實習區所見的地質構造(斷裂、褶皺構造等)和特殊地貌(如丹霞地貌、黃土地貌、河流階地等)現象;進而能簡要分析實習區特征地貌及地質構造的成因;通過進入水庫庫區,了解水庫的選址,功能,設計,施工及后期運行方面的知識 |
2022級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水文綜合基礎實習 |
72 |
2 |
卿文武 |
講師 |
7月8日—7月20日 |
榆中水文站——興隆山(榆中水文大隊)——平涼(平涼水保所) |
1、野外實習包含:水文氣象要素的觀測和處理、興隆山小夾口斷面水位、流量測量(旋漿式流速儀、多普勒流速儀)、斷面測量、榆中縣周圍地下水監測點參觀、金崖水文站的參觀、蘭州紅崖子水文站、平涼水保站參觀等。 2、室內實習內容包含:水文氣象資料處理、大斷面套繪圖、水位-流量和流速關系曲線繪制、不穩定水位流量關系的分析等。 |
2021級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72 |
2 |
錢鞠 |
副教授 |
7月8日—7月20日 |
水文生產實習 |
108 |
3 |
田偉 |
講師 |
7月11日—7月30日 |
榆中—石羊河流域——武威-民勤 |
專題講座學習、室內作業、疏勒河流域現場勘察和實習報告撰寫, |
2020級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108 |
3 |
周正坤 |
講師 |
7月11日—7月30日 |
108 |
3 |
高坦光 |
副教授 |
7月11日—7月30日 |
一年級環境科學與工程類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與環境類理論與實踐閱讀。科目如下:
(1)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
(2)生態文明十五講(錢易等主編)
(3)寂靜的春天([美]雷切爾?卡遜)
(4)增長的極限([美]德內拉?梅多斯等)
(5)自然不可改良([巴西]何塞?盧芩貝格)
(6)瓦爾登湖([美]亨利?索羅)
(7)沙鄉年鑒([美]利奧波德)
(8)封閉的循環—自然、人和技術([美]巴里?康芒納)
(9)只有一個地球([美]芭芭拉?沃德 勒內?杜博斯)
(10)我們共同的未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11)生機勃勃的塵埃—地球生命的起源和進化(克里斯蒂安?德迪夫)
(12)技術的報復—墨菲法則和事與愿違(愛德華?特納)
(13)終極抉擇—威脅人類的災難(艾薩克?阿西莫夫)
學生根據“環境類課外閱讀書籍推薦目錄”自主選擇5本以上書籍(文獻),并在此基礎上認真撰寫完成并提交讀書筆記,讀書筆記作為檢查考核及成績評定的依據。讀書筆記要求字數在5000字以上,A4紙張,手寫或打印均可。
2. 社會實踐
以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或個人參加各類社會實踐項目為主,鼓勵學生到國內外知名企業、國家重要行業、關鍵領域、戰略新興行業、高水平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進行社會實踐,成績評定以《蘭州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鑒定書》的學院和學校團委的鑒定結果為準。
3. 兄弟高校夏令營活動
學生報名參加國內外兄弟高校的夏令營活動,成績評定以對方頒發或提供的各類證書、證明為準。
以上3項參加其中1項并考查合格,視為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合格。
4. 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1)創新創業訓練:結合國創、校創、?政項目立項情況,要求各科研項目指導教師、學業導師盡全力開放實驗室,加強對項目學生的指導和要求,利用暑期學校的寶貴時間集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創新創業項目,適當安排開放性、研究型實驗。加大專業導師組織學生開展前沿課題研究活動的力度,加快健全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工作機制;本科生參加創新創業項目指導教師或者學業導師所帶研究生團隊的組會,并作1~2次工作匯報。作為負責人或成員參加科研訓練項目并在暑期學校期間進入導師實驗室開展實驗的,經導師認定,視為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強化項目合格。
(2)專業大賽賽前輔導:暑期學校期間,學院將組織、培訓學生參賽隊伍籌備“參加互聯網+”大賽等全國大賽。學院計劃對參賽指導教師和學生從參賽內容、形式、創新點、參賽技巧等關鍵內容著手進行賽前輔導。學生參加專業大賽賽前輔導完成規定任務,經學院認定合格的,視為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強化項目合格。
5.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
組織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代表,參加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大學、湖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和湖北文理學院等單位相關學院聯合承辦的第十四屆全國高校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
6.集體備課活動
根據《嚴校長在培養方案論證反饋會上的總結講話》和校長辦公會審議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提出的幾點具體要求,學院將進一步落實2023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以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為抓手,以專業基礎和核心課為依托,以課程相關性為原則,構建覆蓋全體教師和所有課程的教學團隊,實現“一課多人、一人多課”機制。課程團隊編制2023版本科課程教學大綱,與此同時做好2023秋季學期備課工作。
三、負責人聯系表
序號 |
姓名 |
手機號碼 |
項目名稱 |
1 |
管清玉 |
13919460634 |
專業學習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2 |
金明 |
13919170771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3 |
曾彪 |
18793194128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4 |
王曉云 |
18693055155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5 |
年雁云 |
13519643719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6 |
張子龍 |
18693931926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7 |
陳興鵬 |
13893393395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8 |
王水獻 |
13109375803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9 |
王一博 |
13659486653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10 |
馬海艷 |
13893261942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11 |
王兆煒 |
13919007836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12 |
王勝利 |
18693930525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13 |
管清玉 |
13919460634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14 |
王博 |
15101311520 |
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強化項目 |
資源環境學院
2023年7月3日